语言注释有几种形式?
书里的注释情况比较复杂,有这样几种情况:
1.作者注。一本书的著者在撰写这本书的时候,为了给读者提供便利,会在有必要的地方加上注释。注释的内容有文献出处、人物介绍、术语解释等,注释的形式有脚注、尾注、随文注等。
2.编者注。编辑出版者拿到稿件后,会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,目的是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稿件质量,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。这一过程中,编者会对自己认为有必要的地方加上注释,给读者提供阅读便利。
3.译者注。把外国语言文字翻译成汉语言文字,或把古籍中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,都要有译者的辛苦付出。译者为了说明翻译中的问题,或对原稿进行延伸性的解释,都会用译者注。
4.校订者注。这种情况比较少,是校订者在校订过程中对稿件进行的补充和解释。
题主所说的情况,应该是译者注或编者注。图书的前言一般会有说明。
另外,增加注释需注意,注释不是越多越好,点睛的注释会节省读者时间或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内容。冗繁的注释则如画蛇添足,令人反感。
网络信息只能作为注释的旁证和参考,绝不能随便采用做注释的内容。实际操作中注释工作,需要依靠工具书。字词注释可参考《辞海》《汉语大字典》,专有名词可参考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等,人名注释可参考各种人名词典。
